成都期货配资 全国政协委员、康希诺生物首席科学官朱涛:建议完善国家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制度
2024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3月1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全国政协委员、康希诺生物首席科学官朱涛拟提交4份提案,主题方向分别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都期货配资,促进疫苗创新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完善国家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制度”“与东南亚国家建立药监体系合作机制并促进疫苗检验标准互认”“加强结核病新型疫苗研发国际合作”。
对于有意向的合作伙伴,平台提供丰厚的佣金奖励和完善的培训支持。合作伙伴只需推广平台,即可获得高额佣金,并享受平台提供的专业指导和资源支持。
朱涛表示,开发联合疫苗是目前疫苗创新的重点方向之一,但国内的疫苗创新体系还存在不足,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制度的问题日渐凸显,建议加强政策协同或出台新政。
另外,近年来结核病防控遭受严重干扰,形势更加严峻,而中国在30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中排第3位,建议加大结核病疫苗研发投入,加强国际合作。
建议完善创新疫苗研发的政策环境
朱涛表示,目前中国国情及流行病学的趋势,使疾病防控及疫苗开发、使用到了一个新的战略阶段(如少子化、老龄化、有些疾病发病率已处于较低水平但仍需要接种,如脊灰,这些都对联合疫苗开发及使用提出了需求),联合疫苗开发的迫切性达成了高度共识。
但是,与卫生健康事业发展需求相比,我国疫苗创新体系还存在不足,包括原始创新能力不足,重点领域高端产品依赖进口,以及国内药品监管制度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存差距。
同时,国内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制度的问题日渐凸显。一是目前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的具体办法由各省级政府制定并予以落实,国家级的补偿办法尚未出台,导致各地具体补偿标准和程序差别过大;二是各地调查诊断专家组对于不排除异常反应的鉴定标准并不统一。这可能导致在不同省市同一疫苗产品的药物警戒数据差别较大,公众对疫苗产品的安全性产生质疑。
因此,针对疫苗创新体系的建立,朱涛建议加强政策协同,进一步优化医药创新生态与政策环境;进一步完善创新疫苗研发的政策环境,加强各部门间协调,推进与创新能力同步发展的审评审批机制优化,加快创新产品上市。
针对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制度,朱涛建议尽快出台国家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办法实施细则,统一补偿标准和流程,完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办法,明确统一鉴定标准。同时探索建立国家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公共补偿机制。参考国际先进经验,探索基金制,将补偿责任转移至生产者共同体,在共同体内实现疫苗风险分担。这有助于各地实现统一标准补偿给付,并有利于疫苗行业自发提升自律水平,形成生产者之间的监督效应。
建议加大结核病疫苗研发投入
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印发《终止结核病战略》,到2035年实现结核病死亡率下降95%,发病率下降90%。但是近年来结核病防控遭受严重干扰,形势更加严峻。各国领导人在2023年联合国大会防治结核病高级别会议政治宣言中提出全球结核病目标,特别强调结核病高负担国家批准上市至少一种新的结核病疫苗;同时各国政府承诺在2027年前填补结核病研究领域的资金缺口。
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2022年估计结核病发病患者数约74.8万。在30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中排第3位,仅次于印度和印度尼西亚,占全球发病患者数的7.4%。
朱涛表示,为全面加强我国结核病疫苗研发能力,加速疫苗研发及转化进程,服务于我国和全球结核病控制事业,建议加大结核病疫苗研发投入,积极推动创新型结核病疫苗研发和多国多中心临床评价;同时加强国际合作,落实好《中印尼卫生合作执行计划(2023-2025)》,全面推进WHO遏制结核病战略实现。
另外,为了使“一带一路”成为生命之路和健康之路,提升东南亚共建国家人民健康水平,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朱涛建议国内疫苗监管技术单位如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联合国内疫苗行业和相关企业等,与印尼等东南亚及东盟国家共建和完善疫苗检验平台和机制,支持和促进其疫苗监管体系建设。
其次,可以推动中国与印尼等东南亚及东盟国家的疫苗检验标准对接合作成都期货配资,促进双方或多方疫苗检验标准互认,支持疫苗标准化能力建设,为国产疫苗出海提供技术支持奠定坚实基础。